心理師,我真的要一直吃藥嗎?一旦吃了藥,會不會戒不掉?我只是失眠,為什麼需要問到我的生活?心理治療真的可以幫助我嗎?您曾經在看診的過程中出現類似的疑問?當我在跟這一類個案談話時,總是會為了他們感到多一分憂心,因為他們可能只看到自己所困擾的症狀,包括失眠、食慾不振、低落或焦慮情緒等,可是往往忽略了形成症狀的相關因素、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以及相對的因應策略,當個案接受藥物治療,症狀逐漸改善,個案常會出現的態度就如同面對感冒一般–「我好了,應該可以不用吃藥了吧」,但是當個案開始減藥或停藥時,過去讓自己困擾的症狀又會重新再回來,個案也更加確信「我必須依賴藥物/我對藥物上癮了」,對藥物治療存在著又愛又恨的矛盾情結。
其實這些症狀在一般人身上也會發生,因為這是人在面對環境變化或壓力情境時可能都會有的反應,在這些反應出現之前,通常是因為某個刺激、某個事件、某個壓力發生,我們的生理與心理狀態也隨之調整,希望讓問題得到解決,盡快回到原本平衡的狀態。可是一旦我們將焦點只是放在結果的症狀上,問題始終沒有被處理或被解決,相關的反應或症狀不會自動消失,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症狀,並非真正去解決問題,例如當個案出現人際關係上的困擾時,服藥可能可以舒緩情緒或睡眠的症狀,可是卻無法讓個案人際關係的問題消失,當個案減藥或停藥時,困擾對於個案的衝擊仍然存在,個案又缺乏足夠的因應之道,原本不舒服的反應當然又會再度出現,所以不見得是您對藥物上癮或依賴,只是核心問題沒有被解決而已。
所以與個案在初診的接觸中,有時會向這類的個案提到,症狀緩解不見得代表「治療結束了、你好了」,可能代表的是個案可以邁向療程的下一階段,個案可以帶著比較穩定的情緒與精神狀態,與醫師或心理師討論自己困擾的問題,並且藉由談話的過程,幫助個案澄清症狀背後相關的壓力源,以及個案如何解讀這些事件,並且進一步衍生出的思考模式,幫助個案做出調整與改變,讓壓力對個案的影響程度降低,使個案的生活得以回到常態。
所以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牽涉到個案的改變,心理治療並非只是醫師或心理師的獨腳戲,不是個案進入治療室中,說說心裡的苦、聽聽醫師或心理師的建議就算是心理治療,其中包含了個案願意解決問題的動力以及做出改變的承諾,個案願意嘗試面對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所困擾的議題,透過醫師或心理師專業的知識與訓練背景,讓個案得以擺脫問題的泥沼。
當個案面對困擾時,具備足夠的因應策略以及問題解決能力,個案所感受到的情緒起伏或壓力降低,症狀也可以得到緩解。如此,還需要吃這麼多藥嗎?